一部立体的史书,一众活着的人物——《进击的巨人》观后感

看完了这个已经更新到50集的大长篇之后,一直觉得应该写些什么下来,否则总是感觉像是少了些什么,或是因为怕时间尘封这个故事而不安。

《進撃の巨人》也是为数不多的仍没有看过的大制作长篇动漫了。直观的感受是其拥有一个完整的世界观,且这是一个不但有时间上的纵深,也有空间上的绵延的世界。有着自己的文字、地图的异世界动漫或是幻想风动漫其实并不少,但是其严密的逻辑却是十分罕见的。很显然,作者心中有着一个对这个世界详细的认知,从其历史、宗教、到居住于其中的居民的想法和舆论,似乎都是作者笔尖中自然流淌出来的一个个侧面,而宏大的世界俨然居于其中。

看了对漫画的解读后更觉其精妙之处。世界如此之大,但三季动漫都在三层厚厚的墙壁之中展开,其中有诸多谜团,有关键人物的细腻刻画,更有不少看似无法理解的行动方式。然而,这些都是以一个“墙内人”的视角展开的。作者和编剧没有为了讨好观众而开上帝视角,去带我们一览这个广袤的大地上究竟发生过什么,发生着什么,而是为你设置了重重限制。作为一个观众,你着急,着急无法知道事情的全貌;你想探索,但你探索的速度不会超过马蹄上的战士;你想看到全貌,但你能看到的只有三堵让人类徒显渺小的巨壁,以及其中百态。你甚至不能直接看到中枢机关的大人们在想什么,你在边陲小镇,你的视角随着无力的主角少年的成长而一步步抬高,随着他见证巨人的侵入,历史的转折,体会丧失至亲的悲痛;随着他流离失所,并最终在训练营中直面挑战,靠扎实的努力一点点获得力量;随着他加入调查兵团,出入玛利亚城墙去探索如浓厚黑夜般的未知而迷人的墙外世界。

你会感到如此的无力,对这个世界了解的如此之少。你如此地渴望自由,渴望亲手揭开重重谜团,渴望离答案更进一步。然而,世界展现给你的却又是如此贫乏,你始终是无知的,你能看到的仿佛只是高维向下的一个投影,它是那么的模糊,那么的暧昧,却又那么的引人入胜。

然而你感受到的并非是绝望。你仿佛寄宿与艾伦心中,你看不见世界的宽广,却能看到少年心中的渴望;你始终无法证明团长父亲最终的猜想,却时时处处可见他倔强的梦想。虽然在这里,人类是如此的卑微和渺小,渺小到被巨人攥在手心时完全无力反抗,只能任凭他们蹂躏,被拍扁,被踩碎,被生吞。但就是这么微不足道的人类研究出了对抗巨人的诸多方法,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不断与这种超自然的力量进行顽强斗争。

你已经成为了墙中世界的一份子。但你的思想并没有被墙所禁锢,而是和少年,和团长,和勇毅的各位战士们一起,用自己的脚步定义着世界的边界。

如几乎所有优秀的作品一样,这里的人物们都是生动而丰富的。这里除了看不出深度的一些工具人(如皇宫的大臣)并没有真正的“反派”,人物们有着自己仅此一份的经历、性格与梦想,他们或许是自私的、残酷的、冷血的、暴力的、极端的,但同时他们也可能在无意间展现出一瞥的温柔,就像没有关严的门门缝中钻入的阳光一般,也许并不足以使之变得温暖,但却能让人切切实实地看见他心中漂浮着的点点尘埃。

男主的少年是一个比较冲动和容易情绪化的人,虽然这并不会掩盖住他心中的坚毅、勇敢、责任与担当。其实男主的情绪化这点我一直在偷偷期待会不会随着其成长而改观,但直到现在,这点依旧没能得到很好的改观。他还是容易上头,容易冲动,容易变得消极,容易否定自己存在的意义,依旧是那个嘴硬的、需要三笠和阿尔明辅助才能坚持下去的小鬼。说实话,不少片段在看的时候真的有种老父亲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但是静下来想想,自己不也多多少少是这样吗?遇到困难时会犹豫不决,会焦虑,会莽撞,会想着逃避,会不知所措,会期待别的哪位能帮自己度过艰难的时期。但最后,他不也还是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做了吗?即使会有所谓的遗憾,也足以问心无愧了。

这部动漫最深刻的讨论,我觉得在于对失去和获得的论辩。“什么都无法舍弃的人,最终什么也成为不了”。整部动漫一帧帧都在讲述失去的故事。男主眼睁睁地看着巨人吃掉自己的母亲,却什么也做不了,只能像货物一样被叔叔扛着逃跑;阿尔明和当地的许多人一样,也失去了自己的至亲;三笠的家人被人口贩子残杀;团长小时候因为渴望知道为何人们忘记了历史而直接导致了父亲被杀害;调查军团的成员们每次出征都会损失惨重;几次为了配合或拯救男主都死掉了大量的士兵;面对女型巨人时整个利维班的覆灭、以及整个城市的毁灭。更不用提每次巨人出现时以各种残酷的死法失去生命的巨量士兵和平民了。与其他动漫不同的一点是,每个人的死都不是无意义的,每个生命的逝去都给人心灵以一记重锤,让人更加深刻地切身感受到了来自巨人的绝对威胁和来自王政与体制的深切恐怖。离去的他们在我看来都不是为死而存在的工具人,而是一个个在上一秒还鲜活的,有着自己故事与羁绊的、真实的人。全篇到处都在就失去与获得进行讨论,杀死巨人是不是绝对道义的?那如果巨人的来源实际是人答案又会怎么变化?如果直接去杀人又是如何?复仇与原谅,冷静与冲动,冷血与人性,信赖与独立,背叛与命令,选择与结果,这些元素贯穿始终,令人回味无穷。

本作对于人物情感的塑造几乎达到了我心中对“登峰造极”这个概念的定义。三笠对艾伦无条件的守护,驱使之的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恐怕是一种将对其救赎的感恩、对亲情的渴望以及强烈的守护的意志、基于经验的对艾伦的不放心以及不知何时萌芽起的隐蔽而醇厚的爱情被细心地化合后的产物吧。这种感情是非常动人的,而我也真的是非敬佩作者能把这种常人所无法经历和体验的情感予以如此细腻而真挚的表现。阿尔明对自己能力的否定,对自己无法勇敢地站出来应对挑战的自我厌恶,对三笠与艾伦那样凛凛身姿的发自心底的羡慕,对艾伦从巨人口中拯救自己的不解与痛彻心扉的懊悔,以及之后渐渐发现其实自己也是有只属于自己的长处并开始一点点悦纳自己、找到属于自己位置的改变。莱纳的人格分裂也意外的表现的十分真切而能引起我的共鸣。他本是“敌方”派来墙内执行任务的巨人,但是在长达三年的训练兵生涯中却因为共同经历的一切而不由自主地真的爱上了这个位置,爱上了身边的这样一群同伴们,甚至在紧急情况下不由自主地献身救人,也会从心底里觉得克里斯塔可爱。当后面身份暴露后,他告诉他的“俘虏”艾伦和尤弥尔自己有着两个人格,这三年里对同伴的关心和对军队的忠诚并不是伪装之时,我几乎在一瞬间就理解了他。因为爱一部动漫而否定其他作品是无意义的,但能让人如此集中而全身心地沐浴于这扑面而来的情感的暴风雨中,的确是第一次体验到的。

另外一个很优质的看点是本作中涉及到的高层的决策部分。这些人实际上可以说大多并非主角团人物,人物形象也并不必要很丰满,甚至在很多作品中都是以一种跑龙套的身份出场的工具人,所以想让他们迎合剧情,迎合主角们是相当简单的。但实际上这些对宏观政策及其结果的描写并没有被刻意忽略,而是被作者用一种雄浑的叙事史诗一样的手法毫无保留地展现了出来,平添了一种苍凉与壮阔之感。如果说对主角团的跟踪描写是用钢笔细描,那对这种大背景与大决策的描写则更像是在宣纸上挥动的毛笔的笔触,就那么粗线条地勾勒着,散开着,明明并没有过多细节,却又好像能从中看出一个个小人物的故事,看到他们的希望与绝望,看到“政策”这面毛玻璃下的点点殷红。玛利亚墙陷落后的向罗斯墙内的大移民,以及移民后的饥荒,再到为了缓解内部矛盾而将人口的两成派遣到墙外“夺回失地”的难民大军;为了捕获女型巨人而在希娜城墙内的城中展开的大规模破坏性作战行动;为了引诱罗德·雷伊斯而被当做诱饵的属城居民,他们都用自己的鲜血书写了这部史诗血红的一行。

除去高层的决策,被高墙保护着的底层的一个个小人物也是着实值得玩味一番的。“小人物”们各自的生存方式,各自的追求,各自面对人生的态度,各自对存在意义的解读,各自走过的路,与各自到达的终点,都是那么的丰满,那么的缤纷。静静地聆听这些人的故事像是在听一首织体绵薄的单调旋律,可能某个特定的小人物终其一生也不过是在桌子旁转来转去给客人倒酒添菜,这种生活似乎是单调至极的,但正是这些单调却稳定的旋律交织在一起,共同谱出了伟大时代撼动人心的交响。

艾伦的妈妈婚前无疑是一个平凡到平庸的女服务生,婚后也不过是变调成了一支并不起眼的家庭妇女,但正是她给了艾伦前进的明确到心痛的目标;当艾伦经历一系列挫折,直抵崩溃边缘,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时,基斯教官转述于其母亲的“你存在即是价值”的一段对话可谓是给了艾伦最后的一个阵地。“不是特别的就不行吗,不被他人所承认就不行吗?我并不这样认为,至少我认为这孩子…就算没法成为伟大的人,没法比别人更优秀也没关系。因为你看,他多可爱,毕竟这孩子降生到了这个世界,所以他已经很伟大了。”这段自其生命伊始之时母亲的观点可谓是让人感觉如沐清风。在其母亲看来,自己并不期待艾伦“成功”,其存在本身已经带来足够的意义了。

其母卡露拉无疑是一个达观的普通人。虽然作品最初卡露拉不愿让艾伦太深究“墙外的世界”,更不愿让其立志加入调查兵团是有点让我反感的,毕竟,在内心深处,谁不想探索下未知的领域,又有谁不想成为“天选之子”呢?但看了《旁观者》一话中基斯教官曾经的故事后,我开始重新审视其母亲这个角色了。基斯教官是上一代的团长,他可以说是一个现代常说的“奋斗家”的典型。他曾是一个怀有近乎于中二的理想和好奇心的成年人,曾被仍是酒吧侍女的卡露拉说抱着不切实际的理想,但也曾被艾伦父亲格里沙称为“選ばれしもの”天选之人。他一路努力奋斗,并最终升任到了调查兵团团长,可他却从没有真正地胜利过。他在返城时人们微妙的目光中慢慢看清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平凡,并最终痛苦地回归到自己应有的位置。他似乎真的十分不受命运眷顾,身边满是特别之人:格里沙,埃尔文,以及后面他当教官时候的104期一众神仙学员。他试图延续卡露拉的遗志,让艾伦成为一个平凡但能悦纳自己的人,他劝说其父,他试图阻止艾伦成为士兵,怎料艾伦却又正是最特殊的人。

卡露拉可以说是一个完全接受了自己平凡的普通人,我们可以说她已经放弃了挣扎,不思进取,甚至是混吃等死,并给自己找了一串看似合理的诡辩似的存在主义的理由。但这难道不是一种合理的生活态度吗?说到底所谓的“进取心”究竟又意味着什么呢?想得到比现在更好的,想获得配得上自己心中预设位置的,想拿到更多、更优质的资源,想做出一番事业,想惠及自己家族后代,当然,也可能只是想满足心中那份初始的好奇心。但这一切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讲并不总是自然而然的,追逐梦想是有代价的,而且根据时代和大环境的不同还很有可能血本无归。我们生活在中国,又碰上了一长串的偶然和机遇,最终我们发现,似乎前面大有可为,应当搏一搏,让单车变摩托。但同时,并非在所有国家,并非所有人都有这样的环境和机遇,尊重彼此的生活态度也许是对人基本的尊重。毕竟,你没有体会过别人的人生。基斯似的拼搏家实际和我们当下的态度很是相似,我也对他很有好感。然而其在剧中可以说是一个悲悯的角色。努力过后,被现实糊了一脸,最终“认清”了自己。哈哈。我觉得“认清”一词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和“放弃挣扎”同义。如果他身边没有这么多大佬,如果他早生二十年,他还会不会最终“认清”自己呢?当然,还有像汉尼斯大叔这样的“彻底接受自己的平庸,但在关键时刻又会挺身而出”的角色。他接受甚至享受“家畜的安宁”,随和往来,不思进取,面对巨大的困难时会怂会溜,但也有勇敢的站出来“冲一把”为卡露拉复仇、搭救艾伦的勇气。

此外,还有像克里斯塔这样敢于完成自我蜕变,从消极否定自我到悦纳自我、尊重自我,并将其博爱施于众人的“牧场女王”;有尤弥尔这种被克里斯塔救赎,并用尽全力去爱护她的“隐藏的巨人”;有关键时刻敢于担当、有着自己独立见解的“人类最高领袖”萨克雷;有看似冷血战神,实则成长自一个有着灰色童年、由杀手带大的孤僻小孩的兵长利威尔·阿克曼…每一个人的故事都值得大书特书,他们都是一个个有着自己的成长轨迹和与之相符的世界观、有着自己独特思考回路的精彩而生动的人。

当然,作为一部被禁播的番剧,分析其被禁播的理由也是令人饶有兴味的。广电总局斥其暴力血腥;知乎上有人说这是因为该作中有着一种“为了完成伟大目标,不惜推翻王政”的价值观,这是我国政府不愿意看到的;也有人提到该作有右翼思想倾向的嫌疑,试图美化战争;当然,也有人指出这是一部青年漫,和传统上中国人倾向认为的“动漫服务于儿童”的思想相悖…众说纷纭。其实,我觉得单纯的去指责广电总局的行为和直接封杀这个我们试图批判的行为是极其类似的,而究其理由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在我看来,上面的这些理由,或多或少都为这把火的到来添了些许柴草,毕竟,它们都是有道理的。另外我觉得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作品中反映出来的价值观和我们当前的现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无法咬合。剧中描写的是一个面临着来自外部的极大恐惧和威胁的社会,是一个“剥夺或被剥夺”的社会,是一个很大程度上只能消极避战,苟且偷生的社会;是一个强调“若想有所得,必先有壮士断腕觉悟”的社会。这不是我们面前的社会。一些类似的被封禁的动漫在我看来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如果受众本身能够对其精神进行思辨,那这自然是一部值得吹爆的上上之作;但如果受众并非如此,甚至是一些判断能力和思考能力相对较弱的小学生、中学生,那他们会不会将剧中的一些和现实生活并不接轨的价值观直接拿来套用,这也许真的是一个值得警惕的问题。

故事仍在继续,正如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